软件工程

一、学科基本情况

常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始建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软件工程学科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学科队伍。2011年我校软件工程学科成为国家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之一。目前本学科现有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23人,博士15人,设有国际普适计算研究院、常州大学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研究所、仿真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室等研究机构。近年来,本学科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863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3项,通过省部级鉴定11项,获专利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近三年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15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40多篇,已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和苏南地区计算机信息处理高层次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并和国际国内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学术联系。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以下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软件并行工程与软件体系结构。本领域学术团队为石化企业设计和开发了大量软件系统,从而为软件工程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研究项目、先进的开发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实例。该领域获得了中国石化行业协会多项科技进步奖项。

2.数据库系统与数据挖掘。本领域学术团队开发的用于石化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应急决策辅助系统,在国内首次将基于GIS的风险管理应用于金山石化乙二醇、丙烯腈装置环境风险研究,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了常州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的建设,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本领域学术团队先后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通过省部级鉴定7项,获专利1项,科研经费累计900多万元。

4.石化软件技术与信息处理。本领域学术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研经费累计850多万元,通过部级鉴定6项,获部级科技奖2项,获发明等专利4件。

5.人机交互与软件复用。本领域学术团队通过省部级鉴定5项,获部级奖3项,科研累计到款500多万元,在研省部级项目5项,在研经费200多万元。

三、学科特色

常州大学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以石油化工为行业背景的省属高校,是江苏省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本学科紧密依托学校优势,结合石化行业背景和地域特点,实施软件人才战略、软件平台化战略、石化特色战略,开展石化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石化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与应急决策辅助系统等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建立了软件工程基础实验室,并行计算与演化计算实验室,互联网上的软件工程实验室,软件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实验室,石化软件技术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数据库系统与数据挖掘实验室,软件测试中心,石化系统计算机仿真与智能技术实验室。以此为基础,在石化软件技术与信息处理、软件工程、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嵌入式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又进一步应用于石化行业,并获得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石化软件技术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研究图形图像处理、机器视觉与三维重建等技术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多个行业软件系统中,已经获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数据库与数据挖掘领域,综合运用数据库、企业资源管理等理论、方法研究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发、石化企业事故风险预警与应急决策辅助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

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领域,主要以现代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软件技术为支撑,从事基于化工、电力等行业设备的智能测控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在人机交互与软件复用领域,本学科主要研究人机交互软件设计与软件构件的复用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新技术。

在并行计算与软件工程领域,为石化企业设计和开发了大量软件系统,从而为软件工程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大量的研究项目、先进的开发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实例。

四、社会贡献

本学科紧密依托学校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软件人才战略、软件平台化战略、石化特色战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5年招收研究生共计175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和承担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余项,主编的"Delphi程序设计教程"成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及多项软件著作权,多项科研成果被企业采纳,实现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