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常州举办。会议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大学、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主办。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志良,常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梅向东,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忠泽,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等参加会议。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市第二中学、常州市华润小学等相关学校教育工作者百余人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
会议现场
徐守坤指出,常州大学把红色文化育人作为办学特色之一,持续探索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思政工作体系。常州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与各联盟单位一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携手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徐守坤致欢迎辞
陈志良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务实之举,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当前,常州正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正处在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思政课教师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高素质人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
陈志良讲话
徐子敏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方式讲话。他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陆续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不少高校,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其中,如火如荼开展相关活动,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此次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论坛必将有力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共同努力,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新形态和一体化实践新模式,在理论上取得新突破,在实践上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提升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徐子敏视频连线讲话
会上成立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梅向东宣读《关于成立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汪忠泽、戴国洪、王华刚、杨琳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梅向东宣读《关于成立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汪忠泽、戴国洪、王华刚、杨琳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浙江、安徽、江西、新疆、江苏等八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等方面谈了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一些思考;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朱成山教授以红色文化为视角,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成效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围绕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行了主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常州市教科院戴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志佳副教授、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分别作大会发言。
常州市华润小学何燕、常州市第二中学张珩、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蓉蓉分别作示范课展示,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文华教授、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进行了点评。之后,参会教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通讯员/高昕 审核/侯新兵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