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创新能力,
常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邓林红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邓林红首先对人工智能在脑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了阐述,就各单位对本次论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常州大学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上取得的成绩,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展开相关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脑科学学术创新”主题,分为大会主旨报告和研究生学术创新报告两部分。大会主旨报告邀请了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智能医学影像处理课题组PI戴亚康研究员,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小峰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苏弘博士,中科院江苏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机器视觉研发中心主任助理陈忻博士分别作《多模态脑神经影像分析》、《人机协作中多模式交互与技能传递》、《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缺陷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基于虚拟现实与脑机接口的神经康复系统关键技术》等报告。研究生学术创新报告部分,来自中科院苏州生医所、河海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以及常州大学的10名研究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作题为《机器学习与脑网络分析》、《基于同步fMRI约束的EEG源定位研究》、《基于静息态fMRI的ADHD脑网络研究》、《麻醉状态下的功能连接性分析》等学术报告,并得到了专家的悉心点评。
本次会议为计算机、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促进人工智能与脑科学领域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平台,拓宽了研究生学术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通讯员 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