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常州日报》A8版现代教育周刊以“答人生之题 圆青春之梦”为题,全文刊发了我校浦玉忠校长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校浦玉忠校长的讲话先期已在中国常州网等媒体上刊发,得到了全市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和常州高校学子及家长的共鸣、认同和好评。《常州日报》刊发的我校浦玉忠校长讲话全文如下:
答人生之题 圆青春之梦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天,我很愿意和你们讨论一些话题,分享此时的想法。我常常思考,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和气质才能和这个时代的主题相契合,才能顺应并且促进这个时代的发展?我也常常在想,一所大学应该给予她的学子怎样的教育,才能使她的学子拥有这种精神和气质,从而自信从容地走向社会,并最终成为社会的主导者?
我有三点感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是关于人生的厚度。来自上海的考生一定熟悉这个高考题目“更重要的事”。什么事更为重要?知识的获得很重要,但我以为,灵魂的铸造更重要。大学理应成为这样的场所,使她的学子具备诚信做人,严谨求学的品质,具备人生的积累由薄向厚发展的可能。大学阶段,积累人生的厚度最为重要。为学先为人,为人要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之本,立业之基。大学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而拥有诚信品质是人才的首要标识。这种品质在你认真对待每次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尤其是考试不作弊中养成;在你真诚与人交往,严格遵守学校各类规定中养成;在你学习、生活、实践等行为细节中养成。其次,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今天的社会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对知识甄别、选择、运用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的主要目标,需要系统化学习,人文知识对于人的精神、心灵的丰富陶冶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广泛涉猎,这些知识如何获取?接触后如何选择利用?哪些已被淘汰、哪些暂时还不能运用?哪些是基础?哪些是在审视反思中发展的?等等。这是大学学习与你之前的学习最根本的区别:学会自学、拥有批判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读书习惯,掌握充分利用教师、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能力。这样你才能积累起从单薄、单一向饱满、丰富的人生迈进的基础。
第二,关于人生的气度。上善若水任方圆,来自湖北的考生们一定已经对这个题目做出了你们的回答。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就是一种人生的气度。人生的气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志存高远。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国总统面对一群中学生时的演讲内容,他说:“你们需要在数理科学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你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无家可归与贫困、犯罪问题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业和建立新的公司与企业,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中学生的学习都要担负这样责任和使命,我们大学生难道不应该树立这样的志向,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吗?其次要真诚宽容。真诚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础,而宽容必伴随真诚而行。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博大的心胸和魅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毫无怨言地为宿舍同学打了四年的水。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计较”,才使得他的同学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国和他一起创业,从而成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第三,关于人生的韧度。今年来自湖南的考生一定也记得你们的高考题目是,“我愿意”。愿意是一种内心的意愿,只有持之以恒的内心“意愿”,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我认为,要实现内心的意愿,需要锻炼人生的韧度,为此,首先,要持续坚持。美国畅销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超凡与平凡的界限在哪里》一书中说:“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他认为,一万小时,是实现从平凡到超凡飞跃的拐点,被人们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从1968年开始在西雅图湖边学校的电脑房学习编程算起,到他在哈佛大学二年级创立自己的计算机公司时止,他已经积累了7年的编程经验,时间也刚好超过一万小时。还有苹果的乔布斯,升阳微系统公司的比尔·乔伊,他们都用自己的成功故事告诉人们,持续坚持的重要性。其次,要笑对挫折。罗曼·罗兰曾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霍金,这位世界上最为杰出的科学大师,不仅因为他的智慧而为世界所推崇,更因为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的笑容而被世人所敬仰。去年,我校成立了华罗庚学院,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之所以用华罗庚的名字命名,是因为华老不仅在数学上成就非凡,而且他的科学态度更令人铭记,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一条条弯曲的小径。只有不畏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我想,科学之路犹如人生之路,困难和挫折,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它是乐观者的人生经历,却是悲观者的人生鸿沟。
同学们!昨天,你们以优异的成绩告别了高中时代,今天,你们面带自信的笑容走在了大学校园,未来四年,是你们用双手描绘美丽大学生活的四年。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能用博古通今的厚度、宽容真诚的气度和持之以恒的韧度来为你们的大学生活做好注脚。同时,我也坚信,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磨炼,你们必将会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成熟。我希望,在四年后的毕业典礼上,你们能自信从容地对我说,我为我的人生已经准备好了,我为我的祖国已经准备好了!
常州日报原文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3-09/26/content_676870.htm (编辑 包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