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专访市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

胡越/文 虞岭/摄 常州日报 2012.1.13 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12-01-13

        1月13日,《常州日报》在其“两会特别报道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让全球顶尖人才青睐常州——市人大代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一席谈”的专访文章。

        文章中,常州市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指出,常州大学是常州市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3年来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共投入5000余万元,引进200余名博士和教授。2012年,学校决定面向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全球招聘14个二级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为实现学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奠定坚实的领军人才基础。在常州“龙城英才计划”中,常州大学将以大学自身智性特征为基础,借助三项措施发挥在引智培智等工作上的主体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特色优势,着力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互动模式;二是依托省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合作共建常州大学的高端平台,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项目、聚人才;三是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申报和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文章全文如下:

让全球顶尖人才青睐常州

——市人大代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一席谈

  “世间别有俊才在,台阁招徕不嫌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龙城英才计划”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划,看到这里,市人大代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不禁现场修改并吟诵起宋人刘过的两句诗。昨天,他兴奋地告诉记者,“高校应该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为策应‘龙城英才计划’,2012年常州大学将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向全球招聘14个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
    “龙城英才计划”是“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延续、拓展和提升。对于引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我市分ABC三类重点支持。2011年引进一大批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首批创业孵化项目落户科教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重点着笔:要以开展“创新驱动加速年”活动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我市计划重点引进200个掌握前沿技术、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领军型人才团队,带动2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常州创新创业。加快实施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持续培养计划,重点支持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探索完善与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是创新,根本靠人才。”史国栋认为,这其中,要遵循人力资本积累优先物力资本积累的实践路径,要遵循抢占高端人才制高点、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基本道路。常州大学是常州市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3年来学校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共投入5000余万元,引进200余名博士和教授。2012年,学校决定面向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全球招聘14个二级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为实现常州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奠定坚实的领军人才基础。
    史国栋认为,“龙城英才计划”中,常州大学要以大学自身智性特征为基础,借助三项措施发挥在引智培智等工作上的主体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特色优势,着力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互动模式;二是依托省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合作共建常州大学的高端平台,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项目、聚人才;三是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申报和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放眼全市,史国栋还提出:大力推进“人才+资本”的创新创业模式,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力度,满足海归创新创业企业用人需求;打造差别化竞争优势,加强产业集聚效应;完善海归人才评价体系,做到使用与考核并重;创新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胡越/文  虞岭/摄)

《常州日报》文章地址: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12-01/13/content_493004.htm

(编辑 葛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