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宣传部 郁涛 文/摄发布时间:2011-12-15

    12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机化学家丁奎岭做客“常州大学高层论坛”,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科学研究选题和方法创新---不对称催化,从组合到组装》的报告,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负责人及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300多位师生在文彰楼报告厅聆听了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孙小强主持报告会。
    丁奎岭所长就手性概念、手性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意义、获得光学活性手性化合物的一些主要方法、不对称催化从实验室到工作应用、手性催化中的一些挑战性问题以及基于组合和组装方法的高效手性催化剂研究的成果等内容做出详细讲解,报告专业而且精彩。丁奎岭所长指出,科研创新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去分析,去挖掘,要以“深”、“新”、“细”来探寻科学的真理。丁奎岭所长还热情回答了会议现场师生的提问。报告会气氛热烈,掌声频频。
    孙小强副书记在讲话中感谢丁奎岭所长在时近岁末工作安排非常繁忙中来为我校作报告,并祝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事业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会前,校长浦玉忠在贵宾室会见了丁奎岭所长。(编辑  郁涛)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浦玉忠校长会见丁奎岭所长

 

丁奎岭所长作报告

孙小强副书记主持报告会

教师代表提问

学生代表提问

报告会现场

丁奎岭简介
    丁奎岭,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1994年9月在日本龙谷大学理工学部获博士后研究职位,1997年9月—1998年9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研究员,2003年8月-2003年11月担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丁教授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0年和2003年分别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和“启明星跟踪”计划,获得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开始担任欧洲有机化学杂志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2009年7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主要围绕手性科学和技术中的手性催化剂这一核心问题,运用分子工程原理,基于分子识别与组装,发展手性催化剂设计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策略,发展新型、高效和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提出了手性催化剂设计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策略,成功地发展了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和高选择性手性催化剂体系,在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包括J. Am. Chem. Soc. 6篇,Angew. Chem. Int. Ed. 4篇,Chem. Eur. J. 10篇,被他引600多次,多篇论文被选为Hot Paper或被国际刊物专题评论;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6项。曾获得奖项有: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庄长恭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