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陈鸿/文 宣传部 包海霞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陈鸿 /摄发布时间:2011-06-07

    六月常大,繁花着锦、绿意盈杯;十年环境,鲜花铺道、盛迎宾朋!2011年6月4日至5日下午,来自国内外的各界人士、广大校友及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师生员工代表1000余人欢聚常大校园,隆重庆祝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之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新南威尔士州基础产业部副部长GEORGE ROBERT DAVEY等国内外兄弟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纷纷发来贺信、贺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范维澄、刘鸿亮,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等为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十周年院庆题词,常州市书画艺术家、江南国画院副院长季全保为学院十周年院庆题字!
    6月4日下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暨纪念“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在明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及其夫人南京大学教授陈金龙,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军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长于云江,江苏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黄益斌,常州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冯志明,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主任李维新,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钟秦,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李金玉,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杨卫红,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张毅敏,东南大学教授张林生,苏州科技学院环境学院院长沈耀良,常州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爱华,中澳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曾令文博士,常州市书画艺术家、江南国画院副院长季全保,新北区安监局局长李强奋,武进区环保局局长朱红兴,武进区安监局副局长唐国贤,科教城科技处处长栾勇,常州市环保研究所所长滕加泉,常州市环境检测中心副主任章建宁,金梓集团总经理谢小东,星晨环保集团总裁丁叶民,营特建设集团董事长薛斌,友邦净水公司总经理王桂玉,康健集团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王兆林,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校长浦玉忠,原党委副书记、安全工程学科带头人王凯全,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相关领导及我校各职能部门及各兄弟学院领导、历届校友代表、教授代表、学院教师和在校学生代表也共同参加了此次座谈。座谈会由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正伟主持。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定龙致欢迎辞。他代表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党委、院行政和全院2000名师生员工,向在百忙之中应邀莅临学院十年院庆活动的省市领导、两院院士、各兄弟高校领导、社会各界贤达、各企业家代表、学校职能部门及兄弟学院领导、广大校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李定龙院长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办学基础资源、办学规模与层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开放办学等七个方面回顾了学院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十年来,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秉承“崇学尚俭、团结拼搏”的院训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自身发展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初步形成了“开放办学、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环境安全时代特征要求的现代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十年来,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在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追忆的足迹:开设了学校第一门面向全校进行网络教学的《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安全心理学》教科书;开创了省内高校一个院系连续7年获得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的荣耀;承办了学校第一个在校外召开的国内学术研讨会;承办了学校第一个全国高校(安全)学术年会;承办了学校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获得了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成功申报了废水处理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等3个资质平台;学院教师创建的“生物浮岛河道水体修复技术”获得社会普遍关注,近期还将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出。
    十载砥砺,百折不挠;十载奋斗,开拓创新!李定龙院长表示,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将以十年院庆为契机,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学院“十二五”规划为目标,重点在学科建设、科研数量与质量、成果获奖等三个方面创新突破,再谱学院发展新篇章!
    江苏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黄益斌代表省环保厅对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表示祝贺,并祝愿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为环境与安全事业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为保护环境、关注安全、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金梓集团总经理谢小东作为校企合作代表讲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长于云江作为兼职教授代表讲话。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军成作为兄弟院校代表讲话。
    2000级安全工程本科、环境工程硕士、安徽省化工设计院施志荣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李慧蓉教授,校学生会主席、土木081班李霄分别作为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和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为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研究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揭牌。常州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和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为常州市低碳研究中心揭牌!赵建军主任在讲话中表示,希望该中心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地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为政府、企业、社区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支持!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也在本次座谈会上正式成立。浦玉忠校长分别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钟秦,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分别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代表和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代表讲话,就学院今后的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提出设想与建议。
    史国栋书记在本次座谈会上讲话。他代表常州大学党委、行政和全校两万名师生员工,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刻苦钻研、共谋发展的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
    史国栋书记对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对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以建院10周年为有利契机,紧紧围绕我校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着重抓好环境学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实验室建设,努力构建教学和科研平台;加大人才内培外引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和实践,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建设,切实发挥其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争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确保学校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
    史国栋书记表示,今年 “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常州大学将视环保事业为己任,通过培养优秀环保人才、增强环保科研实力等途径,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月4日下午,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立足“生态道德大讲堂”开展了“积极抗旱、环保节水——纪念‘6·5’世界环境日”垃圾酵素宣传推广活动。江苏教育台、中国学生网对此进行了报道。
    6月5日晚,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暨欢送2011届毕业生晚会在辅楼大厅隆重举行。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郁健、星晨环保集团总裁丁叶民出席晚会并为常州大学第十届环保知识竞赛、考研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
    为迎接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学院还开展了十年院庆学术报告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在内的近三十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繁荣学术;坚持开放办学,创新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星晨环保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合作,尤其是目前在太湖流域示范推广的“生态浮岛”项目引起了央视关注,相关介绍短片不日播出;另外,学院还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走高校、进社区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实践活动。上述活动引起了人民网、新华每日电讯、江苏网、常州日报、宜兴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暨纪念“6.5”世界环境日座谈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和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为常州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揭牌

常州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和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为常州市低碳研究中心揭牌

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讲话

江南大学校长陈坚讲话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军成讲话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长于云江讲话

江苏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黄益斌讲话

常州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讲话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钟秦讲话

 

金梓集团总经理谢小东讲话 

史国栋书记讲话

浦玉忠校长出席座谈会

教师代表李慧蓉教授发言

校友代表,2000级安全工程本科、环境工程硕士、安徽省化工设计院施志荣发言

学生代表李霄发言

 

浦玉忠校长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常州市书画艺术家、江南国画院副院长季全保为学院十周年院庆题字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建院(系)十周年暨欢送2011届毕业生晚会“点睛”仪式现场

十年院庆之生态道德大讲堂:“积极抗旱、环保节水——纪念‘6.5’世界环境日”垃圾酵素宣传推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