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副校长丁建宁率科技处、招生就业处、机械学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负责人一行赴克拉玛依新疆油田进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交流。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张红彦,人事处、油藏评价处、开发处、勘探处、科技信息处等部门领导一起出席了产学研合作洽谈会。
洽谈会上,张红彦书记介绍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在勘探开发、科技、信息化建设与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建设“世界石油城”的发展方向。丁建宁副校长对克拉玛依这座具有“沙漠美人”美誉的城市发展高度赞赏,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办学特色。校招生就业处、机械学院、信息学院和环境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和二级学院的师资力量、特色专业、科研实力等基本情况及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科研情况。
学校与油田公司就工程硕士培养、科技项目合作及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大学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红彦书记表示,欢迎常州大学多关注克拉玛依市及新疆油田公司的发展,期待双方今后能开展深入合作。
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现场
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张红彦讲话
丁建宁副校长讲话
链接:克拉玛依——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得名于市区东北两公里处的黑色沥丘——黑油山。
1955年7月6日,克拉玛依正式拉开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序幕,同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完钻、喷油,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宣告诞生。
1958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市因石油而诞生,又以石油工业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总面积9500多平方公里,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行政区,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小拐、乌尔禾两个乡和三个牧场。总人口41万余人,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3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20.7%。
辖区内有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等多个中央石油石化企业,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9、130、136、137四个团场。市区距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313公里,飞机航程280公里。
作为一座石油城市,克拉玛依油田油气产量自1981年以来连续27年保持稳定增长,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截至2007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天然气401.2亿立方米。独山子石化公司和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是两个集炼油化工为一体化的石化企业。目前,两大石化公司具备年1100万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22万吨乙烯生产能力,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达到220多种。
建市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石油、石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下,克拉玛依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克拉玛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长速度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财税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8.97亿元,国税、地税收入分别达87.4亿元和23.3亿元。全年生产原油1217.06万吨、天然气29.05亿立方米。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完成总产值54.3亿元,增长22.6%。
步入新世纪的克拉玛依人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总体构想,即一个目标——世界石油城;两大内容——建设“五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两个平台——高品质的城市、最安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