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大

《中国共青团》杂志:搭好青春舞台赢得青年的心

常州大学团委 中国共青团杂志 2019年第2期 2019.2.14发布时间:2019-02-16


团十八大指出,青年是共青团的生命力之本。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要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巩固团的战略基础。常州大学团委通过在全校学生班级中深入实施“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和建设校院两级全覆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青年学习社,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在基层的有机融合,打造“青年为本、心有所属、触手可及、共建共享”的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班团一体化运行”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

20184月,从常州大学储运142团支部传来好消息,全班考研录取率超过50%,该班302#男生宿舍8位全部考取研究生,他们成了学弟学妹争相膜拜的榜样,就连宿舍管理员都为他们贴上了庆祝横幅。

302#宿舍8帅哥考研齐上阵就出自储运142“活力团支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14级(2)班团支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的团支部,凝聚着32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热情、朝气和努力。团支部辅导员王卫卿老师从大一期间就通过“主题团日活动”“信仰公开课”“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五四青年先锋”等丰富多彩的团支部活动,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制定清晰的大学四年学业规划。

在常州大学活力团支部创建工作中,储运142团支部“和谐生态,美丽常州”主题团日活动成为学校“十强百优”创新创优工程之一。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常州大学团委给100个立项团支部发放团日活动工具包、团支部工作手册并立项资助。

储运142班团支部只不过是学校里面众多团支部的一个,还有“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苏省活力团支部”“江苏省人气团支部”……

常州大学团委围绕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以高校共青团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承担了全国全省高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试点项目,着力提升基层团组织的运行活力、团工作的开展活力和团员的参与活力。班团一体化运行实践成果得到了团中央学校部的关注和肯定。

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实施“青马工程”

“常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优秀学生骨干的集训基地,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优秀组织中的一分子,同时我也格外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经过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身素养,同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将自己武装起来,坚持在实践中找答案,求真理,做新时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常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学员陈醉说。

常州大学率先在全国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169月成立以来,通过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学员累计达万余人。这意味着全校学生都被纳入培训范围,实现了分层引领和全员覆盖有机结合。常州大学团委把实施“青马工程”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责任常抓不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从政治理论学习、红色文化教育体验、交流研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训练等培养环节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校院两级青年学习社增强青年学生团员先进性意识

在常州大学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上,来自华罗庚学院青年学习社组建打造的“依米(依米是荒漠中的倔犟者,一生只开花一次,5年积蓄只为第6年的绚烂绽放)”社会实践小队格外引人注目。为响应团中央“青年大学习”号召,他们积极开展暑期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事实上,20154月,“依米”社会实践团队正式组建完成并成立了流动团支部,7月,便南上北下开始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20187月,41个从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各个学校的孩子来到常州大学,参加为期7天半的东部体验夏令营。“依米”支部带领乌兰学子聆听了“学习社公开课”,参观了“青年之家”,参观了常州三杰纪念馆和常州大学的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常州大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等。

青年学习社社员、依米团支部书记胡笑千说:“青年学习社的同学们的热情就像夏日里滚滚的热浪,扑面而来。对于刚刚进入大一的我们来说,仍然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是那几天我们却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稚气的面庞,穿上志愿者服装,去当好一个小大人,怀着一颗关爱和责任之心,去做好每天的志愿者工作。其实,在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青年学习社社员在默默奉献我们大学生的青春和爱心,书写着乐于奉献的青春故事。”

为进一步聚焦共青团工作的主责主业,常州大学团委构建辐射全校青年的校院两级青年学习社,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常州大学青年学习社被团江苏省委授予2018年度“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称号。

在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中,常州大学团委始终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团的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牢固树立“固本兴团”意识,牢牢把握住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和工作主线三个根本性问题,扎实推进基层团建,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实现了全校共青团事业的历史性发展。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19年第2


中国共青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DI5MDQ2MA==&mid=2247485911&idx=3&sn=6dd38527f06a780d9f337db306f97175&chksm=ec645ca4db13d5b29ea9432a871e58f6e0d449712b5ceec05deb0efc08fdadfcec8edb086294&mpshare=1&scene=23&srcid=0214fOT0XruudjwWoJthvZc4#rd  (编辑 包海霞)